2020年秋季开学以来,县第四实验小学科学谋划,精心组织,以午餐+延时服务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和新期盼。截至10月13日,该校参加课后延时服务的学生人数达到652人,参与率达到51.10%,位居全县中小学前列。四小的经验做法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家长的称赞。
“有温度的教育”一直是四小人的教育理念。“午餐、午休、延时服务”这项惠民政策出台之初,该校首先想到的是“学生在校时间延长,教师应该如何充分利用延时服务时间让学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他们站位于午餐、午休、延时服务这项惠民政策让学生的课外教育更规范、更有效、更贴心,让家长放心、学生开心。
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该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学校领导班子和广大教师众志成城,创造性地推出了独具四小特色的“午餐、午休、延时服务工作”模式。
立事为本,制度先行
思想统一利于行。开学初,该校第一时间组建了午餐、午休、延时服务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积极倡导“三宗旨”(学生有发展、家长有保障、教师有能量)办事方向,实行目标责任化管理模式,细化领导分工,从教师调度到后勤保障,从延时服务活动预设到家校互动宣传,面面俱到,皆有标准。
谋事为径,需求上行
制度统一径不同。凡事的起初执行都不会是一帆风顺,尤其是新事物的第一次推行,想让家长们一下子认可,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学初,校长多次与各班主任推心置腹谈心:“一定要让家长明白我校延时服务的方案,对学生和家长我们要负责,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承担学生课外教育,尤其是经历了疫情,我们更有责任引领家长认识这项惠民政策。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要带着感情与家长沟通,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学生与家长的需求才是这项惠民政策的灵魂,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段课外服务时间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教育质量。”
教育的本质就是为学生的生命发展奠基,在奠基的过程中,作为教育者应该抓住每一次契机,以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为根本,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生为主,规划利行
该校要求各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服务,为每个学生制定延时服务学期发展规划,让优等生特长发展,让学困生自信发展。各任课教师齐抓共管,引导学生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下午延时服务时,语、数、外、道法、科学教师做主打,各学科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当天的知识总结和拓展、完成课后作业,教师对学生作业全批全改,并对学困生进行一对一辅导,引导学生形成时间观念,再促“比、学、赶、帮、超”氛围。
服务为基,活动促行
根据学生在校时间延长的实际情况,该校在“学生开心”上做文章。中午午餐、午休时间,音、体、美教师做主打。音体美教师摇身变成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在保障孩子吃好、休息好的同时,还陪着孩子们“有目的地玩好”。
为培养学生的关注力和创造力,学校要求一二年级学生进行拼图、七巧板、剪纸、彩泥创造等小组活动,三四年级开展跳棋、军棋、五子棋、课本剧设计等社团活动,五六年级开展象棋、围棋、文学创作等社团活动,学生在延时服务时间“玩”的不亦乐乎,他们的成长也将在不久的将来看到成效。
目前,四小操场、厕所、南平房正处于施工改建之中,但是艰苦的环境并没有让四小的师生怯步。走进校园,我们看到的是四小人洋溢在脸上自信和满满的期待。这是该校给社会提交的一份最好的答卷。
质量为根,多措并行
延时服务给四小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多年来,四小以“为生命奠基”为办学理念,以“学导式”教学法贯穿全科教学,大力倡导“崇志”教育,立人为本、崇志于学,各项活动中遵循“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因此,该校把延时服务作为提升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提升的重要途径。四小人认为:教师更多地参与规划、实施、监管学生的课外教育,对于孩子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原标题:《乐亭四小:扎根校园小天地,写活惠民大文章》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