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由于手头上已经有了LYRA,而LYRA6也是在前者基础上进行的调音改良,因此对LYRA6的声音还是比较熟悉的,当然也有惊喜的地方,两者在声音走向和听感方面有不少异曲同工之处,这个在后面的对比部分与大家详细聊聊。这里先单独谈谈LYRA6的听感情况。前端设备:IPC3+ TCGTURBO耳放(此二房作为AX60西装的御用组合,对小翠旗下的绝大多数耳机产品都有不错的加成作用)怀旧韵味的醇厚女低音:作为出道较早的台湾知名女歌手,蔡琴的声音醇厚而磁性,具有一股浓郁的怀旧韵味,她的歌也常见于各种试音碟中。这一次我首先试听的是她的“梦中人”。听这首歌的时候感觉LYRA6身上具有一些监听向耳机的特点,比如不错的还原性,没有太多添油加醋地渲染,前奏的弦乐颇为撩人,弹性十足,很容易把人带入到歌曲的意境中。但低频人声的表达有些点到即止,声底单薄,不够饱满,因而听来稍显平淡。尽管如此,LYRA6对整首歌韵味的表达还是很完整,能够从中感受到一些久远的怀旧感。饱经沧桑的民谣男低音:周云蓬是我很喜欢的民谣歌手之一,他的歌曲均可视为他传奇经历的写照,尤其他声音中饱含某种久经磨砺的沧桑感。用LYRA6试听了一首周云蓬的“沉默如迷的呼吸”,立即被其颇具人文气息和沧桑感的声音所吸引,相对LYRA6稍显平淡的女低音,它所展现的低频男声显然更有张力,松弛有度,即使下潜不深,但就是这种云淡风轻,波澜不惊的叙事感足以引人无限遐想,回味悠远。低频总结:下潜一般,量能适中,对低频女声表达稍显清淡,男声更有张力,虽然不够刺激浓郁,但具有不错的还原性和真实感。优雅伤感的爵士女中音:美酒,越是久远,越是香醇,经过岁月洗礼的声音才别有一番风味,一如上世纪爵士乐坛天后级巨星Billie Holiday那低回委婉而极具感染力的嗓音,仿佛有种古典的浪漫,一种优雅的感伤,用LYRA6听了一曲“A’M AFOOL TO WANT YOU”,感觉LYRA6的中频人声相较低频部分凝聚力更强,位置拉近更加贴耳,中音基本延续了低音的清爽感,没有做明显的突出和加强,只是通过自身不错的硬素质来做直接化的表达,不做笔墨渲染却已浑然天成。但在演绎爵士这类绵远回味的音乐时还是差强人意了一点。迷离斑斓的摇滚男中音:通过“美国偶像”成名的AdamMitchel Lambert是我很喜欢的欧美男歌手,他的歌曲除了跳跃的律动外,还有种迷离斑斓的特质,妖娆而迷幻,让人不知不觉被其深深吸引。“GHOST TOWN”是Adam Lamber即将发行的新专辑《The Original High》首发单曲,在吉它的抒情式伴奏衬托下又营造出爆发式的唱腔。显然LYRA6中频部分的总体表现要好于低频,尤其人声的厚度和密度均高于低频部分,定位精准,人声和器乐的分离度高。本来以为在演绎摇滚这类偏节奏感的快歌时可能会力有未逮,没想到却营造了相当不错的氛围感,气场也足够强大。中频总结:人声贴耳,凝聚力和密度有所增强,氛围感强烈,但中频人声未做特别凸显。极具爆发力的流行向女高音:港台的流行音乐一直是国内听众热衷的主流音乐类型,虽然期间也出现过青黄不接的萧条期,但去年参加“我歌”以后风头日盛的GEM让我不禁对香港流行乐坛也有了更多憧憬和期望。邓紫棋的高音一直是我非常欣赏的,饱满,扎实,强劲而不乏爆发力。这次专门试听了她的最新单曲“单行的轨道”,这首歌此前用其它耳机已经反复听了很多遍,但用LYRA6听的时候还是不禁眼前一亮。得益于LYRA6宽泛的声场和优秀的瞬态,在听GEM的高音时会感觉更加高亢有力,力道强劲,仿佛有种冲上云霄般的畅快感。我觉得中高音域确实是LYRA6的强项所在,相比低音部分,高频人声更有凝聚力,更通透,且有不错的延伸度。妖娆飘逸的歌剧男高音;作为俄罗斯著名男歌手,vitas以其跨越五个八度的宽广音域和高音区雌雄难辨的声线著称。这次特地试听了他的成名曲“Opera2”。从这首歌的体验来看,LYRA6的对高频男声的表现令人满意,首先,高频未见任何突兀和尖锐感。除了泛音略少以外,人声的密度,通透度和亮度都很不错,加上良好的解析,对高音的细节还原度较高,信息量丰富,尤其将vitas那独有的妖娆而飘逸的声线充分表达了出来。只是与中低频的衔接稍显生疏。高频总结:较强的控制力,有不错的延伸,但泛音略少,与中频衔接稍显生疏。大小编制器乐:小编制音乐方面选择了范宗沛的几首大提琴作品,比如“意外的温柔”,“巴哈的大提琴”等,从这几首歌的听感来看,LYRA6对于小编制音乐的演绎相当不错,虽然除钢琴外的打击乐器显得不够深刻刺激,但像大小提琴这类的弦乐则表现出了优美的金属颤音,音色十分迷人,整首曲子听来错落有致,一气呵成,毫无拖沓滞懈,更有轻重缓急的层次感,甚至让人从中听出多变的情绪,或浪漫或忧郁,或感性或热情,激荡的情绪碰撞出奇妙的花火。最后,试听了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和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等几首大编制交响曲,由于LYRA6本身的解析和分离度不错,加上精准的定位,对大编制音乐的表现好于普通的平头塞,主旋律的脉络和乐队的排列都能清晰可辨,但瞬态有些疲软,众多背景器乐下稍显凌乱,欠缺了一点磅礴的气势,当然,用大编制音乐来要求一款平头塞本身就太过苛刻了。其它主要指标:调音走向:中性和监听向的调音风格,音色自然通透,有一定的金属质感,初听并不刺激,但久听不腻。LYRA6显然并非杂食的类型,比较适合古典,民乐,民谣等清新质朴的音乐类型,同时也适合绝大多数流行向歌曲的演绎。解析力和分离度:在类似价格的动圈耳机中比较出众,有着不错的解析和分离度,对人声的还原,细节的展现都比较充分。声场:得益于平头开放式的设计,Lyra 6的横向声场宽阔,但纵向声场的延伸不深,声场形状呈椭圆形。搭:Lyra 6的官方标注的阻抗为32欧,灵敏度108Db/1mw,基本上属于低阻高敏的塞子,结合手头上的前端进行的搭配来看还是比较易推的,以下先具体来谈谈:水果机5S直推下的LYRA6相对刺激,乐感浓郁,氛围感强劲,给人的印象颇似一杯干烈的伏特加,辛辣之中又有醇厚,随着酒液蔓延慢慢地起到奇妙的情绪催化作用。IPC直推下的LYRA6音色相对偏暖,声音密度大,人声比较贴耳,听来感情最为充盈。但空间感不强,比较平面化,加入TCG TURBO耳放后声音并无太大改变,只是声音线条明晰,轮廓感凸显了一点。这种搭配的不足之处在于原本比较出色的横向声场有些收紧。总的说来耳放对LYRA6的听感提升作用有限。遗憾的是C4这类大推力国砖的优势在LYRA6上并未充分显现,虽然硬素质(如声场,分离度,解析)等有所增强,空间感也比之前的搭配强烈了不少,但C4和LYRA6的搭配给人的总体印象还是稍显高冷,欠缺了情绪的代入感,再就是底噪稍重。倒是欣赏一些小编制古典音乐还是不错的。应该说LYRA6是一副有着良好素质又颇具个性的平头塞,与以往经验不同的是,这个塞子并非与越大推力或是越高端的前端搭配越能产生好的听感,虽然不吃推力,但由于其自身调音的特点,还是更加适合暖声向的前端,甚至一些普通的入门级播放器或是手机与之搭配也能产生相当不错的听感,因而除了所谓的“退烧”众外,其实也很适合预算不多,或是涉圈不深手头没太多高大上装备又想体验HIFI听感的玩家。比:首先谈谈与前作LYRA的对比情况。由于两者外观差别微乎其微,因此这里只着重声音部分做一个比较。据说LYRA6的调音是在LYRA基础上进行的调整,总的说来两者的声音走向很接近,有明显的延承关系,初听的变化并不是十分明显,但细听之下的LYRA6的确还是有一定改善:1, LYRA6在调音向方面貌似还是对大众做了一定妥协,虽然两者都不属于杂食向的塞子,但LYRA6显然对流行向音乐的驾驭能力更强,适合的音乐种类比LYRA要更宽泛一些。2, LYRA的人声给人的印象比较清淡,声底偏薄,而LYRA6的人声尤其是中高频音阶的人声趋于饱满,对器乐的演绎也更加细腻优美。接下来结合新近上市的几款国产平头塞,包括HIFIMAN 的ES100和有“黑科技”之称的达音科首款圈铁平头塞ALPHA 1做一个对比:先来说说共同点:1, 三者中ES100和LYRA6都属于不怎么吃推力,比较易推的(虽然ES100的标注阻抗较大),ALPHA 1对推力要求要高一些(当然也和圈铁单元的配置有关)。2, 由于平头塞本身的构造原因,三者的低频下潜都不够深,但横向声场也都比较开阔。再来说说不同点:1, 其实三者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用一句话概括的话,ES100属于硬素质普通但调音比较优秀的塞子, ALPHA 1属于硬素质优秀但调音比较小众,而LYRA6的硬素质和调音则最为平衡。2,ES100的音色最暖,人声感情充沛,但轮廓感不强,声音缺乏立体感,调音偏流行向。ALPHA 1的解析强,分离度高,声底最干净,但调音过于高冷,人声有些清淡,在演绎风格方面略显狭窄。LYRA6的调音介于两者之间,音色相对中性,有着不错的空间感,更适合古典,轻音乐和小编制铉乐,但也基本胜任普通的流行音乐。总的说来,LYRA6并非那种你听一耳朵就能感到惊艳的风格,无太多渲染,没多余杂质,即非曲意迎合大众喜好的浓妆艳抹,也无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冷傲,而是以一种很真诚和直接的方式来表达音乐本原。虽然它本身并非完美,也不属于杂食的全能型选手,但倘若你多花一点时间来细嚼慢咽,用心品味,则会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它独有的味道,耐听,细腻,真实,难怪有人将LYRA6定义为一款退烧塞。然而茫茫退烧路,洗尽铅华之后,唯有用心聆听,才能感悟音乐之美!
洗净铅华,用心聆听---阿思翠高端平头塞LYRA6试听综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