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运作20年 挑战杯逐步走向市场

时间:2009-11-05  来源:  作者:

时间:2009-10-29 14:26:10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报北京10月28日电 迈入北航大门,哈尔滨工程大学通信技术专业大三学生陈晓博丝毫没有对即将到来的“挑战杯”激烈角逐产生些许紧张和不安。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的他,手中握有一张“免死牌”,即使拿不到大奖,他也不会因此而感到沮丧。

  一个月前,哈尔滨一家科技公司以62997元的价格向陈晓博所带领的7人科研团队购买了3台由学生们自主研发的履带式水下作业机器人。该产品是陈此番“挑战杯”之行的参赛作品,而与企业签订的机器人技术合作合同书就是他的“免死牌”,“得到市场认可的作品就有价值。”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哈尔滨工程大学此次带来的6件参赛作品中的5件都拥有与陈晓博一样的“免死牌”,即5件作品都与企业签订了合作合同。

  “现在学校的主要任务除了科研创新外,还多了一项,就是把成熟的科研项目推向市场。”该校团委书记殷敬伟介绍,目前学校科研项目走向市场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由企业出题目,学生做研究;二是学生根据市场需要自发做科研,再通过学校举办的项目推介会与企业对接。“我们过去常说科研产业化难,其实问题不是高校没技术,而是市场信息获取难,高校不知道企业要什么,企业也不知道高校有什么。”

  记者通过多方渠道获悉,本届“挑战杯”也邀请了来自高校科技园区、中关村产业园区的几十家企业前来参加作品洽谈和人才推介专场展示活动。

  今年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举办第20个年头,实际上,从1989年第一届“挑战杯”开始,这块高校科技竞赛的乐土就与社会各类企业的滋养分不开。

  媒体报道中,20年来,关注“挑战杯”的企业从“许多乡镇企业”发展到“120多家高科技企业”,参赛作品的成果转化从“多项科技成果被开发利用”到“20余项作品与企业签约”,签约总金额从最初的“未曾详细统计”到“近千万元”,再到“高达7183.4万元”。

  作为全国高校科技竞赛的一块高地,“挑战杯”的偏向喜好成为了全国各大高校科研计划的风向标,“科教兴国”、“人才兴国”的宏伟战略直接被缩放到高校科研产业的发展和高校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中。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龙建成早在1988年就开始尝试举办校级科技作品竞赛,“当时条件简陋,就是学校内部闷头PK,一家企业都不请,也没什么保研奖励。”

  直到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科教兴国”被正式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次年11月,第五届“挑战杯”在南京理工大学首次举行了成果转让洽谈会,6项作品被企业购买,转让金额共计935万元。

  在那段日子里,龙建成一手拉扯大的“星火杯”校级科技作品竞赛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学校开始主动邀请企业参与到竞赛评比和作品观摩中。与此同时,全国各大高校都开始尝试举办自己校内的“挑战杯”,虽然名称各有不同,但举办形式和竞赛方法均与全国“挑战杯”大致相同。

  初与市场接轨,就有胆大的学生闯了出去。龙建成至今仍记得那个名叫张化冰的学生,他将自己的科研成果直接改进成科技产品,带着自己设计的产品头也不回地就“下海”了。

  “科研创新不是盲目创新,要瞄准市场的需要再去,市场需要在哪里?企业就在那里。”龙建成目前正尝试在西安高新区搞大学生创业基地,“由高新区企业出项目,学生自己去投标,学校提供保障条件。有时候,学生的聪明智慧是要靠市场需求来激发的。”

  比如本届“挑战杯”的参赛选手弋方,他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一名大三学生。与陈晓博一样,他的作品“公共交通安全远程监控系统”在参赛之前已经被西安一家电子设备生产厂商预订了。

  在“挑战杯”众多参赛作品中,弋方的作品并不是科技含量最高的。其内容大致包括车内数据采集、GPS导航、3G网络传输以及远程控制四大块,“四个技术节点都不难,但是把这些技术结合在一起用于长途汽车或者公交车上,我们应该是第一个。”

  弋方说,自己的产品之所以能得到企业的亲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抓住了“卖点”。所谓卖点,也就是产品设计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结合点,“一般长途汽车开出汽车站后就远离了监管视线,非法超载、宰客等问题直接导致服务质量低下,甚至交通事故的发生。我们的产品就是专门为此而设计的,针对性强。”

  “学生的点子有时候太简单,它未必符合产业化的需求,一定要靠企业、靠市场来带。”北京北航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关村大学科技园联盟办公室主任牟宏磊这次邀请了20余家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企业参与“挑战杯”作品洽谈和人才推介专场展示活动,他透露,比起当场与学生签订合作协议,企业家们更喜欢与参赛选手进一步接触,并根据实际市场需求来反复打磨可能会有产业化前景的作品。

  资料显示,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企业用于产品创新和科技研发的经费并未减少,而一些曾标榜“中国制造”的企业在经历一场腥风血雨后,也开始寻找适合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技术,并相应增加研发经费。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作出诸如“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的判断。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今天,全球经济触底后的缓慢复苏又给新时代的大学生带来了“挑战”的良机,科研瞄准市场做,创业不是新鲜事儿。

  哈尔滨工程大学大三学生陈晓博未来的志向就是在研究生在读期间依托自己的核心技术进行创业,他为自己未来的企业设定了三个业务领域——机器人定制业务、单片机定制业务、教学服务业务。

  中国青年报 2009年10月28日